每个迎来新生儿的家庭,最大的愿望就是宝宝健康成长,所以从出生开始,新生儿就会接受各项检查。而有一种事关孩子一生的检查,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那就是——眼病筛查。
我们接收外界的信息超过80%是通过眼睛获取的,眼睛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每年出生人口约1300-1600万人,新生儿眼病筛查人数仅1万人左右,而新生儿眼病发生率却是逐年上升。
何为新生儿眼病筛查?
新生儿时期的儿童眼病有很多,常见的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新生儿泪囊炎、新生儿眼底出血、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视网膜色素失禁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新生儿眼病筛查是针对出生24小时后的新生儿进行的眼部检查,目的是通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儿童视力残疾。
筛查包括初筛、复筛、治疗干预、随访4个部分。初筛时间为出生24小时后至一周以内,主要是外眼检查、瞳孔对光反射检查、瞳孔红光反射及眼底检查等。
初筛通过者在出生42天复查,然后进入正常儿童保健流程。未通过初筛,确诊有眼病的新生儿,对其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眼科医生:儿童眼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新生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视觉器官接受正常的光线刺激,才能发育成熟,这个时候干扰光刺激的疾病或者其他原因都可能妨碍孩子的视觉发育。
而儿童眼病病情较为隐匿,普通家长难以发现,很多眼病也无法只靠观察就能确定。
有调查显示,0-6岁视残儿童中,相当一部分眼病可通过早期治疗使视力得到提高。多数先天性眼病的治疗存在 “黄金时间”,一旦错过,后期治疗耗时耗力,效果不如早期,还有致盲的可能性,影响终生。
几种危害较大的儿童眼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眼球内晶状体结构浑浊导致视力下降。这种浑浊大多在出生前就存在,出生后逐渐加重或显露出来,浑浊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是无法通过戴镜矫正。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失明的第二大病因,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儿童因白内障致盲。在我国,每2万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眼球内房角发育异常导致的,症状多为哭闹、怕光、流眼泪、眼睛抽动、瞳孔扩大等。
并不典型的症状表现,使得先天性青光眼在婴幼儿中的诊断并不容易,加上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亦难以配合检查。
数据显示,大约每出生1万个婴儿中,会有1个是先天性青光眼患者。
宝宝眼科检查重要时间点
2016年4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规范》提出:
健康儿童应当在出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当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
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尽早由眼科医师进行检查。
儿童眼科检查应包含的项目
1满月宝宝:主要是光照反应检查,以发现眼部结构异常;
23月龄宝宝:应包含瞬目反射检查和红球试验,以评估婴儿的近距离视力和注视能力;
36月龄宝宝:应包含视物行为观察和眼位检查 (角膜映光加遮盖试验);
41-3岁宝宝:眼科检查应包含眼球运动检查,以评估孩子有无视力障碍和眼位异常;
54岁及以上儿童:增加视力检查、其它眼部疾病筛查和视力评估;
60-6岁儿童:进行眼外观检查,观察眼睑有无缺损、炎症、肿物,眼睫毛内翻,两眼大小是否对称;结膜有无充血,结膜囊有无分泌物,持续溢泪;角膜是否透明呈圆形;瞳孔是否居中、形圆、两眼对称、黑色外观。
相信有些家长之所以很少带孩子进行定期的眼科检查,除了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小孩对医学仪器的抵触与恐惧,让检查难以顺利进行。
Spot婴幼儿视觉筛查仪,可检测6个月大到3岁婴幼儿的视力问题,通过1米的距离,为婴幼儿的双眼扫描5秒,即可获得孩子的眼位、屈光状态等情况,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检查。
Spot可实现双目同步筛查,距离患者1米处,只需儿童简单配合,迅速捕捉眼位,多项检查同步完成;还有追踪记录功能,每名孩子的视力筛查情况就像照片一样存储在仪器里,后期筛查时可调出上期记录,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眼睛发育情况。
新生儿的眼病筛查如此重要,各位家长get到了吗?希玛眼科建议各位家长都应加强这方面意识,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眼病筛查,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可以及早治疗。